滴蟲性陰道炎是由陰道毛滴蟲引起的常見陰道炎癥,是一種主要通過性交傳播的寄生蟲疾病,會導致滴蟲性陰道炎等婦科疾病。中醫(yī)認為滴蟲性陰道炎多是由于濕熱下注、蟲邪外襲、脾虛內蘊等原因導致,治療時需根據不同證型進行治療。
1、濕熱下注型:患者常表現為帶下色黃、氣味臭穢、外陰瘙癢等癥狀,可遵醫(yī)囑使用清熱、解毒、利濕的中藥治療,常用的中藥包括龍膽瀉肝丸、二妙丸等;
2、氣滯血瘀型:患者常表現為帶下量多、顏色紫暗、夾有血塊、小腹脹痛等癥狀,可遵醫(yī)囑使用活血化瘀、利濕消腫的中藥治療,如血府逐瘀湯、桃紅四物湯等;
3、寒濕阻滯型:患者常表現為帶下量多、色白、伴有四肢冰冷、小腹冷感等癥狀,可遵醫(yī)囑使用溫經散寒、利濕的中藥治療,如桂枝茯苓丸、艾附暖宮丸等;
4、脾虛內蘊型:患者多表現為帶下量多、清稀如水樣、稍有臭穢、食欲不振、四肢乏力等癥狀,可遵醫(yī)囑使用健脾、利濕、止帶的中藥治療,如參苓白術散、二妙丸等。
此外,滴蟲性陰道炎常容易復發(fā),在治療后,患者應遵醫(yī)囑進行復查,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外陰部位的清潔、衛(wèi)生,建議每日更換內褲,清洗外陰,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清洗外陰,以免導致陰道內環(huán)境紊亂,誘發(fā)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