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聲檢查是利用超聲波對人體進行檢查的一種方式,根據(jù)檢查部位的不同,可分為甲狀腺、頸部血管、腹部臟器、血管等部位的檢查。超聲檢查具有無輻射、方便、快捷、無創(chuàng)等特點,檢查時需遵循以下原則:
1、保持體位:檢查時建議被檢者平躺在床上,露出腹部,雙腿放置于腿架上,將腹部充分暴露。此時檢查者應注意保持體位,如左側(cè)臥位屈膝于檢查床上,這種體位既有利于超聲探查,又有利于觀察胃腸道內(nèi)氣體的運動情況。如果是立位的超聲檢查,就需要通過褲子將受檢者的上半身移至床上,這種姿勢稱為斜位超聲檢查;
2、探頭放置:根據(jù)檢查部位的不同,選擇合適的探頭。腹部臟器可以從上腹部位置移動到下腹部,胃腸道可以從下腹部一直到肚臍再到盆腔。在此過程中,如果臟器顯示器屏幕出現(xiàn)異常的情況,如氣泡、液體暗區(qū)等,可再次調(diào)整探頭位置,以便于觀察;
3、觀察受檢者狀態(tài):超聲檢查一般無不適感,如果被檢者因為過于緊張出現(xiàn)惡心、嘔吐等癥狀,可以告知醫(yī)生,適當安撫情緒后再進行檢查;
4、其他:超聲檢查一般使用耦合劑涂抹于受檢者的受檢部位,然后用超聲探頭對其進行多切面的掃查,從而判斷受檢者的器官是否存在異常。
此外,超聲檢查常用于婦科檢查,可觀察盆腔內(nèi)的情況,對于診斷子宮肌瘤、卵巢畸胎瘤以及子宮腺肌癥等疾病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。